有人说:周总理是一个伟大的“矛盾体”聚财略。
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呢?我们下面就来说一下。

首先,周总理没有孩子,却又有很多孩子。
周总理和邓颖超结婚后,本来是有机会要孩子的,但邓颖超为了革命,做了流产,导致再也生不了孩子了,成为一个莫大的遗憾。
不过,周总理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,却收养了很多烈士的孩子,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大家庭,真正做到了“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”。
第二聚财略,周总理掌管的财富不计其数,但他自己却没有私人财产。
周总理是新中国任期最长的总理,在长达26年零3个月的总理生涯中,周总理一直都是全国的大管家,掌管的财富堪称一个天文数字,但是,他本人却一直都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,无论吃穿住行,都跟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。
而且,周总理的收入只有固定工资,没有任何外快,也没有在银行存下一分钱,只要有多余的钱,就被他交了党费。
周总理去世后,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就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,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,然而她的总理周恩来自己却没有一分钱的存款。”

第三,周总理的地位和威望非常高,但他却甘愿做一个辅助者。
如果要评选一位自始至终都身居高位的领导人聚财略,那么非周总理莫属,即使是毛主席,在革命早期也经历过低谷,只有周总理,一直都站在最高层。
但是,周总理却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最高领导人,而是甘愿做一个辅助者,把聚光灯都聚焦到了别人身上,自己甘愿站在灯光照不到的阴影里。
其实,周总理是有足够的雄才大略的,有人曾经不解地问他:您为什么只喜欢做一些具体的执行工作,而不像毛主席那样制定方针政策呢?
周总理解释说,制定政策有毛主席就够了,我的任务就是把毛主席制定的政策执行下去。

第四,周总理值得所有人纪念,却没有留下一座坟墓。
周总理生前曾经留下遗言,自己死后不建坟墓、不留骨灰,因此,当他去世后,工作人员就把他的骨灰撒向了祖国大地。
如今,无数人都想去祭奠周总理,但是,却找不到他的坟墓。
这就是周总理的四个伟大的“矛盾”,没有自己的孩子,却收养了很多烈士的孩子;掌管的财富不计其数,却没有自己的私人财产;地位和威望非常高,却甘愿做一个辅助者;值得所有人纪念,却没有留下一座坟墓。
(参考资料:《周恩来》《跨越百年的美丽》)
易云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